法國有好幾座凱旋門
最有名的就是香謝大道這一座
巴黎凱旋門,即雄獅凱旋門(Arc de triomphe de l'Étoile),位於法國巴黎的戴高樂廣場中央,是拿破崙為紀念1805年打敗俄奧聯軍的勝利,於1806年下令修建而成的。拿破崙被推翻後,凱旋門工程中途輟止。波旁王朝被推翻後又重新復工,到1836年終於全部竣工。
1805年12月2日,拿破崙率領的法國軍隊在奧斯特利茨戰役中擊敗了俄奧聯軍,法國的國威達到史無前例的頂峰。為了炫耀國力,並慶祝戰爭的勝利,在1806年2月12日拿破崙宣布在星形廣場(今戴高樂廣場)興建「一道偉大的雕塑」,迎接日後凱旋而歸的法軍將士。同年8月15日,按照著名建築師夏爾格蘭的設計開始破土動工。但後來拿破崙被推翻後,凱旋門工程中途輟止。1830年波旁王朝被推翻後,工程才得以繼續。斷斷續續經過了30年,凱旋門終於在1836年7月29日舉行了落成典禮。
此網站有空拍畫面,可清楚看出12條大街放射出去如12道光芒的照片
http://www.epochtimes.com/b5/7/6/2/n1730996.htm
巴黎12條大街都以凱旋門為中心,向四周放射,氣勢磅礴,為歐洲大城市的設計典範。凱旋門高49.54米,寬44.82米,厚22.21米,中心拱門高36.6米,寬14.6米。在凱旋門兩面門墩的牆面上,有4組以戰爭為題材的大型浮雕:"出征"、"勝利"、"和平"和"抵抗";其中有些人物雕塑還高達五六米。凱旋門的四周都有門,門內刻有跟隨拿破崙遠征的386名將軍和96場勝戰的名字,門上刻有1792年至1815年間的法國戰事史。凱旋門的拱門上可以乘電梯或登石梯上去,石梯共273級,上去後第一站有一個小型的歷史博物館,裡面陳列著有關凱旋門的各種歷史文物以及拿破崙生平事蹟的圖片和法國的各種勳章、獎章。另外,還有兩間配有法語解說的電影放映室,專門放映一些反映巴黎歷史變遷的資料片。再往上走,就到了凱旋門的頂部平台,從這裡可以鳥瞰巴黎名勝。
凱旋門的正下方,是1920年11月11日建造的無名戰士墓,墓是平的,地上嵌著紅色的墓誌:"這裡安息的是為國犧牲的法國軍人。"據說,墓中長眠的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犧牲的一位無名戰士,他代表著在大戰中死難的150萬法國官兵。墓前有一長明燈,每天晚上,這裡都會點起不滅的火焰。每逢節日,就有一面10多米長的法國國旗從拱門頂端直垂下來,在無名烈士墓上空招展飄揚。
到今天,巴黎人民始終保留著這樣的傳統:每逢重大節日盛典,一個身穿拿破崙時代盔甲的戰士,手持劈刀,守衛在《出征》雕像前,鼓舞法國人民為自由、平等、博愛而戰鬥。每年的7月14日,法國舉國歡慶國慶節時,法國總統都要從凱旋門下通過;而每當法國總統卸職的最後一天也要來此,向無名烈士墓獻上一束鮮花。
我們有一次來的時候,就有看到大批身著軍服的軍人,站在無名烈士墓上,唱歌悼念這些烈士,
場面莊嚴肅穆,令人動容。
上次來時有上凱旋門頂樓去看(需買門票),樓上有小展覽廳及販賣部,而頂樓可看巴黎市景,
這次就沒有再上去了。
每次來都有不同的感受,這次晴空萬里,讓人心情好極了。
香榭麗舍大道(法語:Avenue des Champs-Élysées或les Champs-Élysées)是巴黎一條著名的大道,位於城市西北部的第八區。它被譽為巴黎最美麗的街道。「香榭麗舍」原意是希臘神話中聖人及英雄靈魂居住的冥界(Elysium)。
香榭麗舍大道起始於協和廣場,廣場上矗立有方尖碑,大道由東向西延伸1915米,前半段較平坦,接著有一段上坡直到戴高樂廣場(舊稱星形廣場,位於夏約宮所在的高地頂部),廣場中心屹立著凱旋門。
它筆直的街道讓我們可以看到很遠的地方:羅浮宮和它裡面的金字塔、卡魯索凱旋門(小凱旋門)、杜伊勒里花園、方尖碑、凱旋門,以及在西邊更遠處,巴黎城外的拉德芳斯大凱旋門。這是巴黎西邊的歷史軸線(axe historique)。
香榭麗舍大道是巴黎主要的旅遊景點之一。香榭麗舍大道的前半段被綠地(square Marigny)和一些建築包圍著(theatre Marigny, palais de la Decouverte)。在它的高處,有很多奢侈品商店和演出場所(電影院、Lido、香榭麗舍劇院),還有許多著名的咖啡館和餐館(Fouquet's)。
在十七世紀,自從凡爾賽城堡的法國風景畫家勒·諾特於1640年請人在羅浮宮和杜伊勒里宮的延長線上種下了一排樹以來,香榭麗舍大道只是一個還未城市化的區域中心的一個長長的散步場所。
它目前的輪廓(在被稱作「夏約宮」之星以前)成形於1724年,它延伸了杜伊勒里花園的視線。半個世紀以後,它的西部通過目前巴黎的 la Grande Armee 大道以及納伊的戴高樂大道延伸到塞納河,但是不久之後,Fermiers Generaux 牆又重新把它界定在星形廣場。從1828年開始,巴黎市政府對它進行了修整,建成了最早的人行道。
1838年,建築師Jacques Hittorff 對香榭麗舍大道加以規劃(包括如今依然保存的路燈)(花園是在拿破崙三世統治時期,由 Jean-Charles Alphand 規劃的)。
1994年,香榭麗舍大道得到巨資(2.5億法郎)投入,開始必要的修整,參與者主要有Bernard Huet(城市規劃專家),Jean-Michel Wilmotte 和 Norman Foster(道路和公共場所設施設計師)。
大道上的商家組成了香榭麗舍委員會,該會於1860年組成,原名為香榭麗舍守衛及促進會,而於1980年改為現在的名稱。委員會的主旨是要維持大道的名聲及形象。為了達到主旨,委員會會監督地方政府調查商家的裝潢(照明、室內外裝飾等等)還有商業活動(這裡的營業時間可以不受限制而比法國其他地方都長),委員會也有責任幫助新店家融入,同時確定這些店家符合大道的形象。
因為它的名聲和豪華的排場,在香榭麗舍大道上開店自然很貴。這裡的房價高到很少人在這裡居住,而一樓以上的位置多半是當辦公室使用。在這開店所需價錢並不一致,好比說北邊因為太陽照射時間比較多,櫥窗不會像南邊被建築物的陰影擋到,所以租金也高很多。
每年7月14日巴士底日,法國總統都會出席在香榭麗舍大道舉行的閱兵式。正在準備的遊行隊伍
難得看見一排警車
香榭麗舍大道也是傳統上環法自行車大賽最後一個賽段的終點。
每年的最後一天,香榭麗舍大道就會成為步行街,人們就街上慶祝新年。
參考資料:維基百科
留言列表